微信扫一扫
12月16日14时30分许,盐盆街道樟南村,纬一路旁约200余米处,20余名工人分布在4层高的永安堂上,或砌墙、或搬运,忙碌非常。该村的骨灰堂——永安堂主体建筑已基本完工。
“建筑已经结顶,接下来将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明年5月可投入使用。”樟南村相关负责人王李介绍,永安堂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投资1800多万元,首期审批可存放骨灰格位2000多对,将辐射盐盆街道,解决“丧葬难”的现状。
14时40分许,距离樟南村不远的樟北村,该村的骨灰墙工程也在施工中。一台挖掘机正在骨灰墙前的空地上平整地面,其内22条骨灰墙已基本完工,部分已可投入使用。该处投资300万元,全部投用后,可存放骨灰格位516对。
“我们村里人口有1970多人,有340多名老人,大多数老人想着能否就近在村附近买块墓地。这骨灰墙,为我们省了不少费用。”樟北村老人王国胜说,经过移风易俗的相关宣传,现在该村村民对骨灰墙这种节地安葬形式接受度颇高。
据了解,今年我市共建3处公益性骨灰堂(墙),分别为盐盆街道樟南村、樟北村,清江镇江南村三处。今年已审批北白象镇项城村、翁垟街道樟荷湾村、智仁乡智胜村、南岳镇杏湾一村、柳市镇新东村、乐成街道城北景北社区6处公益性骨灰堂(墙),明年将开工建设。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建设过程中体现公益便民、注重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等原则,鼓励社会资本以出资建设、参与改制、参与运营管理等多种形式投资公益性骨灰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