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南京首个“生命晶玉”生态葬方式在雨花功德园推出。现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赵汝军、张叶凤夫妇获赠两座生命晶玉葬。 “生命晶玉”是通过现代科技,将逝者骨灰经过1700度左右的高温燃烧出现液
近日,记者从浙江岱山县民政部门了解到,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工作,减轻群众丧葬负担,自5月1日起,岱山县将实施殡葬基本服务全流程免费政策。 据介绍,殡葬基本服务全流程免费将整个丧葬活动划分为遗体接送、
4月1日起,十堰主城区殡葬实行“三个一律”:一律火化、一律公墓安葬、一律在殡葬服务场所集中治丧;清明期间,主城区各大公墓火纸、香裱等祭祀用品全面清零,“一束鲜花寄哀思”成为祭祀主流;4月16日,占地面
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工作,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巩固殡改成果,加大殡葬改革工作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支持和参与殡葬改革工作,界首市开展殡葬改革政策
山东省潍坊市殡仪馆共产党员闫晓东,十多年如一日,在殡葬业这个特殊岗位上,用自己的真情和职业操守,热心服务着每一个丧属,成为一名告慰亡灵、抚慰生者“送行者”,被人们称为“菩萨”。闫晓东2010年从部队复
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精神,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生态节地、文明节俭的安葬方式,按照市民政局要求以及我馆年度工作安排,于2021年4月15日、16日两天,赴青岛开展202
位于晋江普照社区的安息堂,一楼是告别厅,二楼三楼存放骨灰。 清明期间,有些市民返乡祭扫时发现,村居多了新的治丧场所,为市民提供安全、宽敞的集中操办丧事场所,既减少扰民,也能节约资源和成本。记者了解到
4月3日,清明时节,金宝山艺术园林开展“鲜花换纸钱”文明祭扫活动,引导扫墓市民用纸钱、香烛、鞭炮等传统祭祀用品置换鲜花开展文明祭扫;并通过开展“倡环保,塑料、绢花不入园”宣传,提倡塑料、绢花等不易降解
“海上生明月,云下寄追思。”4月2日,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省市民政部门联合主办的“2021年京津冀骨灰撒海清明公祭活动”在天津渤海湾举行。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韩磊,北京市殡葬协
3月20日上午,“花诉离别温暖情长”——2021年上海市百姓公祭活动在福寿园海港陵园百姓纪念广场隆重举行。活动旨在追念亲人先辈,寄托清明思念,推广生态殡葬,弘扬家国情怀,展示临港新片区建设成果,表达人
清明祭扫,寄托着对先人的哀思,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之际,广昌县统筹做好清明节期间群众安全文明祭扫和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祭扫活动
为贯彻落实省民政厅《关于做好清明祭扫工作的通知》(皖民务函〔2020〕39号)精神,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六安市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新变化、科学研判疫情防控新形势、努力克服复工后人员流动和聚集带来疫情反弹等
今年9月,38名学生进入安徽城市职业管理学院,所学专业是这所学校今年刚刚开设的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这是目前安徽省第一家开设该专业的学校,而开设这个专业的高校,在全国也只有7家。校方表示,目前殡葬专业人
近日,《安徽商报》关于“安徽高校首设殡葬专业受到新生热捧”的新闻接连数次登上微博热搜,形成热点新闻。安徽城市职业管理学院作为安徽省首个、全国第五个开设殡葬专业的高校备受关注。连日来,《人民日报》《中国
近日,据媒体报道,殡葬行业面临人才紧缺问题。今年9月,38名新生进入安徽城市职业管理学院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学习。此专业是该校今年新设立的专业,该校也成为安徽省首个、全国第五个开设殡葬专业的高校。校
把失去的人重新唤回,赋予永恒的美丽。这个过程平静细致而温柔,重要的是充满爱。”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有生命诞生,每天也会有生命离去。“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每个生命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有一群人在用
当前,殡葬改革各项工作正在张家口市全面落实推进中。作为一项破除丧葬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的社会变革,事关千家万户的丧葬改革工作,不仅是利国利民之大事,更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必要之举。在张家口全力开创生态强市、
又到一年清明时。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清明节很不寻常。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减少集聚性感染风险,民政部门大力推广非现场祭扫方式,家庭追思会、网上纪念堂、直播代客祭扫等“云祭扫”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云祭扫”
12月27日,廊坊市殡仪馆迁建项目开工仪式在安次区码头镇举行,副市长王凯军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王凯军指出,殡仪馆建设是利国利民、惠及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也是重要的生态环保工程。新建一座高标准、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构建公益性惠民殡葬服务体系为出发点,以提升殡葬公共服务能力为基本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节约用地、公益惠民的原则,积极有序地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