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区 / 农村殡葬制度改革,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微信图片_20210831140357.pn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 #聊天灌水#农村殡葬制度改革,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2021/11/29 09:51:09 发布26186 浏览0 回复0 点赞
布丁565759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54

精华:0

注册:2021/09/22 15:47:04

生老病死,这是每一个人一生都必须要经历的事情。我国农村地区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殡葬文化。农村的殡葬文化包含着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礼仪文化等等。但在新时期,农村文化的弊端逐渐暴露。


近些年,我国开始加大对农村殡葬文化的改革力度。我们今天以安徽阜阳的一个小村庄为例。来和大家分析下,为何我国要大力推进殡葬文化的改革。


一、传统的入土为安思想。安徽阜阳由于受中原地区传统殡葬文化的影响,奉行死后入土为安的丧葬理念。在丧葬方面,一直是保持传统的土葬形式。一方面,我国中原地区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土地是百姓得以生存的根本。对于个体来说,生命结束后能够埋于土中,回归自然。是最好的归宿。另一方面,对于古代封建制度而言,土葬较能体现出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层用强权推进等级差别显示自身的优越。将殡葬习俗和传统等级观念相结合,形成了固定的统治模式,并最终成为传统的被人们遵守的道德规范。如村规民约一般的传统丧葬习俗。在阜阳这个村庄的社会稳定与平衡中,起到规范村民行为的重要作用。当地村民用传统的丧葬仪式来表达对去世之人的孝,更难以接受将死去亲人火化的做法。这也直接导致了农村出现“偷埋”的不正之风。


二、厚葬之风盛行,不论对于死者或生者而言,死亡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正是人类对于死亡及死亡仪式极为重视。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开始慢慢形成了厚葬之风,而在我国古代,更是把这种厚葬之风发挥到极致。从我国多代出土的文物之精美、种类之丰富,足以佐证这点。从最高的统治阶级到最底层的人民,不同的阶级地位、身份更是有着不同的死亡仪式。在仪式程序、仪式所用祭品、陪葬物等方面都不同。由于统治阶级地位较高,握有更多财富,不仅仪式复杂,祭品和陪葬物也非常多。一般平民百姓地位较低,则会根据家庭经济实力办理丧葬事宜。贫苦百姓倘若没有足够的钱财办葬礼时卖身葬父,卖身葬母的情况也有发生。这种情况反映出被统治阶级生活困苦,更多的是反映厚葬风气对于人们的影响之大。宁可失去人身自由,也要厚葬死者。而在当代社会,这种厚葬制度对人们的影响并未减弱,反而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有愈演愈烈之势。受传统的厚葬之风驱动,加之经济收入增加,当地村民在丧事上的花费越来越多,造成极大的铺张浪费。


三、攀比之风盛行,在丧葬事宜的花费上。除受厚葬之风影响,当地村民好面子和攀比的心理大大增加了丧事所需费用。当地村民觉得,家中若有老人去世是需要办的。也就是要将丧礼办的风风光光,更要舍得花钱。在当地若桑氏办的风风光光,则被认为是愿意给老人花钱,是有孝心的表现。反之,若丧事般的寒酸。就会受到他人的议论和指责。此外,当地村民将丧礼视为可攀比的事情,认为在丧礼上也要讲排场,即使没有那么多钱,三十万的也不能比别人差。否则会被人笑话。这种好面子和攀比的心理,使得当地村民在办理丧事,大量购买鞭炮、纸扎用品等,不仅造成金钱上的极大浪费,加重村民经济负担。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因此,对于农村的殡葬改革是多的工作的重点,旨在改正农村的这种不正之风。


四、公墓的缺失。虽然国家对于火葬区。做出了有关公墓管理的规定,但当地至今并未建立公墓,这也直接导致在当地有人去世后,村民选择将棺材埋到自家田地,且在埋葬时不惜毁坏大量农作物。这不仅影响了村民的农耕,而且造成了耕地的极大浪费。总结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尽头都会走向死亡。我们每个人都只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而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在历经多年的传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包含着传统的风水文化思想,也包含着对已故亲人的深深追思。但我国农村传统的入土为安和厚葬思想。在农村之中形成了攀比之风,显然已经不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


因此,对农村的殡葬改革也必须势在必行。但需指出。农村的殡葬改革不可强推,各地必须要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政策的推行。(来源网络)



以下内容回复后可见

已有0人打赏

已有0人点赞

0人赞

20240111-175501.jpg

    加载中...

    回复楼主

    该帖子已经关闭回复
    回复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精华好贴

    查看更多

    超级管理

    发布新帖 帖子管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