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五措施推动殡葬改革试点工作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资讯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五措施推动殡葬改革试点工作

转载 小蕾2021/03/01 17:18:55 发布 来源:中国殡葬协会 作者: 187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蒙自作为红河州殡葬改革工作试点,蒙自市采取五项措施,着力开展以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养成节俭文明治丧习惯,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动殡葬改革。

成立机构,建章立制抓落实。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殡葬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民政、发改、公安等30余个单位协同配合,合力推进;各乡镇(街道)把殡葬工作当作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与发展经济、精准扶贫和创文明城市等重点工作摆在同等位置,同研究、同安排、同部署。先后开展了《违法违规私建“住宅式”墓地摸排情况及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和《蒙自市“活人墓”拆除整治行动》,对“大墓、豪华墓、活人墓”和城市面山通道坟墓“乱葬”问题进行了重拳整治。

完善服务,夯实基础重改革。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蒙自市火葬区域划定和调整》《关于全面深化殡葬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蒙自市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蒙自市“活人墓”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蒙自市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根据红河州民政局《关于重新划定调整火葬区的通知》要求,蒙自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报了《蒙自市火化区划定方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蒙自市的火葬区划定范围包括11个乡镇、20个社区、86个村委会(居委会)。

加大投入,建设公益性公墓。开工建设蒙自市殡仪馆迁建项目,预计2020年竣工投入使用。项目规划用地148.3亩,建设规模18000平方米,主要功能及内容包括:宾客安抚区、生命服务区、法医服务区、羽化区、殡仪服务区、遗物处理区、核心景观和后勤保障区。建设规模约16000平方米,总投资估算6900万元。启动全市4乡5镇2街道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项目总规划1290亩,首期规划5年—10年,骨灰墓穴24300个。目前,冷泉、新安所公益性公墓建设已近尾声,其余乡镇也相继开工建设,预计12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确保今年内各乡镇农村公益性公墓实现全覆盖。

联合执法,全面整治促改革。整合市级综合执法队伍,全面摸清辖区“大墓、豪华墓、活人墓”分布情况。目前已摸排清理出集中安葬在公墓内的大墓3160冢、在集中安葬设施外埋葬骨灰和遗体的4600余冢,现已动员并完成迁坟1300余冢;在非集中安葬范围外清理出大墓、豪华墓105冢,完成整改361冢,拆除“活人墓”34冢。对“三沿六区”坟场13处统一实施植树绿化遮挡工程。对8家无证经营、4家违规使用农用地、果林地制造大型墓碑企业和17家丧葬用品商店进行整治。

广泛宣传,浓厚氛围推改革。截至目前,全市先后开展了各类殡葬改革宣传简讯、新闻报道10余条,电台专访2期;建立微信工作群,每天晒进度、亮特色;制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文明新风新貌,推进殡葬深化改革、建设和谐美丽蒙自》专题宣传片;持续开展文明祭祀、文明治丧活动;结合重要祭祀节点,发放《蒙自市殡葬改革宣传手册》《推行绿色殡葬倡导文明新风——致全市父老乡的公开信》《蒙自市殡葬改革宣传单》等宣传资料,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深化殡葬改革的浓厚氛围。



已有0人点赞
急聘工作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

投稿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