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江苏省张家港市“三聚”并进推动新时代丧葬礼俗改革走深走实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资讯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江苏省张家港市“三聚”并进推动新时代丧葬礼俗改革走深走实

原创 2023/04/07 17:53:02 发布 来源: 作者: 718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作为江苏省首批丧葬礼俗改革试点地区,张家港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改革目标任务,将政府引领力、基层首创力、群众源动力“三力结合”,积极构建“政府主导、试点先行、镇村联动、社会参与”的新时代丧葬礼俗改革体系。近年来,丧事简办、文明祭扫等丧葬新风基本形成,群众治丧负担明显减轻。


聚力载体升级

不断建强丧俗改革阵地

在全市骨灰堂、生态葬区、殡仪服务中心城乡全覆盖的基础上,高位推动殡葬服务设施向村(居)广覆盖跨越式发展,为全域丧俗改革提供源生动能。一方面优化殡葬设施布局。按照满足20年长远殡葬需求目标,指导区镇(街道)启动骨灰堂改扩建工程,对殡葬设施提档升级。目前,南丰镇静安园二期项目进入装修阶段,塘桥镇福善堂二期主体扩建及殡仪服务中心新建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全市已有骨灰堂17处、殡仪服务中心9处,力争在2023年底,新增骨灰堂和殡仪服务中心各2处,全力保障群众“逝有所安”。另一方面推行节地生态葬法改革。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将生态葬区建设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推进各个区镇(街道)兴建生态葬区,2022年杨舍镇生态葬区投入使用,探索林地、草地和公益性生态安葬地的复合利用,规划新建市级绿色殡葬纪念园。在经营性公墓凤凰山墓区推行节地生态墓,倡导有条件的板块在市级绿色殡葬每例奖补2000元的基础上,给予叠加奖励,群众咨询和选择生态葬法逐渐增多。


聚焦文化建设

深植厚培殡葬文明新风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党员带头、多方联动,不断凝聚丧俗改革社会共识。前往殡仪服务中心文明治丧已成群众的主流选择,初步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一是布局生命文化建设。探索规划集人文纪念馆、生命意义教育馆、绿色生态葬展区于一体的教育基地,依托殡仪服务中心、殡仪馆、墓区等阵地,布置孝德名言、故事等文化元素,将提供传统身后事服务延伸到生命教育和精神文化传承,用先进的殡葬文化引导群众文明健康的丧葬行为。二是建强丧俗宣传矩阵。积极联合市纪委监委、文明办等单位,在全市大力宣扬新时代文明殡葬理念。打造村级白事服务点143个,重点开展丧事简办、文明祭扫等移风易俗宣传工作。将丧葬礼俗改革内容纳入社工站(室)服务清单,拓宽改革影响辐射面。凸显广大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公职人员操办婚丧事宜报告备案制度。撬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社会资源共同缔造多项殡葬服务,2022年联合开展集体代为祭扫12场。三是激发基层自治活力。发挥基层自治力量在丧事中的组织、引导和监督作用,红白理事会村(居)全覆盖。以“一镇两村”为典型,建立丧葬操办与评比奖励、发放补贴相挂钩的长效机制,对办丧天数、规模及不文明现象进行约束,打好“试点辐射”“全域推进”两张牌。南丰镇出台“三行动九提倡”移风易俗方案(宴请仪式简化、人情消费淡化、党员干部引领)、婚丧喜事“十”指引;杨舍镇农联村开展“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破除迷信”专项改革,明确丧事规模、标准等具体要求,实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并在市级奖补2000元/例的基础上,提高村级奖补,最高奖励每户超过1.4万元。


聚向关键领域

持续抬高殡葬服务标线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专项整治、数字赋能、拓展服务,提升殡葬服务管理现代化水平,推动殡葬服务高质量发展。注重“规范性”。深入开展殡葬业价格秩序、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经营专项整治、医疗机构太平间管理专项排查整治、巩固和深化“活人墓”等突出问题整治规范工作,有效整肃殡葬服务市场秩序,推动建立长效机制。突出“科技感”。围绕群众“身后事”发力,推进“互联网+殡葬”,梳理各职能部门“身后事”办理规则、证明材料等内容,以信息化数据“一站式”服务,将群众“身后事”“多部门”“多次办”整合为“一件事”“一次办”,推动殡葬服务便利化、主动化、高效化。彰显“人性化”。为满足群众疫情期间祭扫需求,升级“思亲网”网上祭扫平台,推广覆盖全市骨灰堂的“实景云祭扫”移动客户端版,开通电话预约、错峰引导、个性化代客祭扫等温馨服务。推广焚烧炉环保改造,2022年锦丰镇、塘桥镇、凤凰镇完成除尘设备安装,实现祭扫无烟、无尘、无污染。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

投稿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