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老龄化浪潮中的韩国:殡葬业崛起,年轻人书写生命终章新篇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资讯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老龄化浪潮中的韩国:殡葬业崛起,年轻人书写生命终章新篇

原创 2025/11/12 10:03:17 发布 来源:中殡网 作者:中殡网 8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在全球人口结构变革的大棋盘上,韩国正以一种令人瞩目的姿态,深陷老龄化的泥沼。当下,韩国生育率稳稳“霸占”全球最低水平,近半数国民年龄已达 50 岁及以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如同汹涌的潮水,不断冲击着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而殡葬行业,就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从曾经的“冷门角落”迅速崛起,成为就业领域的一颗新星,吸引着众多年轻人投身其中,多所院校也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纷纷开设相关专业课程。

01老龄化催生殡葬需求,行业成就业新宠

韩国人口结构的剧烈变化,如同一只无形却强劲的手,重塑着社会的就业格局,殡葬行业便是其中最为显著的受益者。在釜山科技学院的殡葬管理专业课堂上,一幅独特的画面徐徐展开:一排排深色棺木整齐排列,宛如沉默的卫士,见证着学生们对生命终点的探索。学生们手持传统韩式丧布,动作轻柔而庄重,仿佛在抚慰逝者最后的旅程。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人体模型包裹起来,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与逝者进行一场跨越生死的对话。随后,缓缓将模型移入棺木,完成一次完整而逼真的入殓演练。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27 岁的学生张珍英(音译),在周六(11 月 1 日)接受法新社采访时,道出了选择殡葬专业的心声。她目光坚定地说:“韩国社会正在迅速老龄化,出生率全球垫底,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我清醒地意识到,随着时间推移,未来对殡葬服务的需求只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在她看来,投身殡葬行业,不仅是一份职业选择,更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明智之举。

而 23 岁的林世振(音译),选择这个领域的背后,是一段刻骨铭心的个人经历。他的祖母去世时,殡仪师精心筹备的告别仪式,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他心中对生命终点的认知。他向记者回忆道:“当时殡葬师把奶奶打理得特别体面,让她有尊严地告别。那一刻,我被深深感动,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决定投身其中,用自己的双手,为更多逝者送去最后的温暖与尊严。”

02独居困境衍生新职业,“孤独死亡清理师”登场

与老龄化相伴而生的,是韩国独居人口的急剧增长。作为亚洲第四大经济体,韩国单户家庭占比已攀升至约 42%,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无数民众面临的“孤独死亡”困境。在繁华都市的喧嚣背后,许多独居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无人陪伴,无人知晓。不少人离世后,往往要数月才被发现,其住所的清理工作,如同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棘手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孤独死亡清理师”这一新兴职业应运而生,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为那些孤独逝去的生命带来最后的慰藉。

47 岁的前古典音乐人赵恩石,如今已是该行业的资深从业者。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揭开了这个特殊职业的神秘面纱。他透露:“我清理过的独居者住所中,部分逝者离世数月后才被发现。这些房子就像逝者的人生肖像,每一件遗物都藏着未说出口的故事,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生前的喜怒哀乐。”

在一次清理工作中,赵恩石走进了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去世的住所。房间里的一切,仍旧留有她生活的印迹,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一台老旧的空调,默默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几瓶化妆品,或许曾是她爱美的见证;一台便携式马桶,显示出她生活的不便;门边的几根拐杖,则是她与病魔抗争的痕迹。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老人一生的记忆,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他还曾在现场见过数百个密封完好的烧酒瓶,那一个个瓶子,仿佛是老人孤独心灵的寄托,每一口酒,都可能是她排解寂寞的方式;尘封多年未拆封的礼物盒,里面或许藏着未实现的梦想,或是未曾说出口的牵挂。这些遗物,无不透露着逝者生前的孤独与无奈,让人为之动容。

韩国是发达国家中自杀率最高的国家,“孤独死亡”案例中不乏自杀者。赵恩石表示,近期他还接到了二手车租赁公司的委托,需要清理被用作自杀场所的车辆。这些车辆,如同一个个沉默的悲剧载体,承载着逝者最后的绝望与痛苦。为应对这类事件带来的环境问题,赵恩石正研发一款可检测无人照料死亡迹象的装置。他忧心忡忡地说:“这类死亡会滋生害虫、污染环境,夏季气味扩散极快,一旦蔓延,屋内物品基本无法留存,只能全部销毁。这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更是对逝者尊严的一种伤害。我希望通过这个装置,能够及时发现这些情况,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也为逝者保留最后的一丝尊严。”

03清理工作超越清洁,温情故事暖人心

“孤独死亡清理师”的工作,远不止简单的清洁打扫,它更像是一场跨越生死的对话,一次对生命的深情致敬。从业者金硕荣(音译)就曾有过一段特殊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这份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他在清理一位已故词人的住所时,意外发现了一沓从未向亲属公开的歌词手稿。那些手稿,如同被遗忘的宝藏,静静躺在角落里,等待着被发掘。为了慰藉逝者家属,金硕荣将这些歌词谱成歌曲,作为特殊的纪念赠予家属。当悠扬的歌声响起,仿佛逝者的灵魂也在那一刻得到了安息,家属们的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这份跨越生死的温暖,让金硕荣更加坚定了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金硕荣也曾走进一名高中女生的狭小租房,那是一个不到五平方米的小隔间,被称为“考试院”。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女孩因家庭暴力离家独居,患有严重的抑郁症,生活环境凌乱不堪。床上堆满了物品和腐烂的食物,空气中弥漫着苍蝇的嗡嗡声,仿佛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但她对一个小盒子格外珍视,反复叮嘱金硕荣切勿丢弃。那小小的盒子,或许是她在这黑暗世界中的唯一一丝温暖与希望。

一年后,该女生在房间内自杀,赵恩石清理时发现,盒子里一直养着一只仓鼠,旁边还放着她梦想成为音乐人所使用的吉他。那一刻,赵恩石的心被深深触动,他说:“看到仓鼠的那一刻,我唯一的念头就是必须救下它,这是她留在世上的最后一点念想。这只仓鼠,不仅仅是一个生命,更是女孩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的象征。我要让它继续活下去,带着女孩的梦想,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前行。”

04年轻一代踊跃入行,院校课程助力发展

面对死亡,如今的韩国年轻一代,展现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态度。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避讳,而是勇敢地直面这一人生终点,积极投身殡葬相关行业。资深殡葬从业者金斗年(音译)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变化,他说:“过去,一家人共同生活,即便有人离世,家庭仍在,物品也得以留存,那是一种温暖的延续。但现在,许多人走的时候身边没有亲人,人一走,所有东西都必须清空,连痕迹都不能留下。这种巨大的落差,让我深刻感受到时代的变化,也让我看到了年轻一代在这个行业中的巨大潜力。”

首尔乙支大学防腐学教授李钟宇提供的数据,更是印证了这一趋势。他表示,2000 年代初,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殡葬学学生是女性,但如今女性学生约占班级总人数的 60%。这一数据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女性对殡葬行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也显示出这个行业正逐渐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吸引着越来越多不同背景的人加入。

为了满足社会对殡葬专业人才的需求,韩国多所院校纷纷开设殡葬相关专业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涵盖了传统的殡葬礼仪、防腐技术等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文关怀精神。学生们在课堂上,不仅学习如何为逝者提供专业的服务,更学会如何与逝者家属沟通,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慰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未来的殡葬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韩国老龄化的大趋势,如同汹涌的浪潮,推动着殡葬行业不断向前发展。年轻人踊跃入行,院校课程应运而生,这一切都预示着这个曾经“冷门”的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韩国的殡葬行业将以更加专业、人性化的姿态,为每一个生命的终点,画上温暖而尊严的句号。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