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点话题#传统花圈店的“生”与“死”
顶 顶 热2022/01/08 11:58:13 发布36487 浏览0 回复0 点赞

帖子:1149
精华:1
注册:2021/03/08 10:15:05
武汉市武昌区黄鹂路,不到30平的门店一分为二,招牌上赫然写着“性用品|花圈 寿衣 画像”,店主王阿姨已经经营30余年,主营花圈、冥币和香烛等丧葬用品,兼营性保健品。这种兼营现象在武汉并不少见,金钱面前,生与死一视同仁。
大多数人恐惧死亡,同时也避讳距离死亡最近的殡葬行业,而从事这类行业的人也是比较少的。通过采访调查传统殡葬花圈店,我们穿过时代洪流,希望能够展现社会发展中传统殡葬花圈店的真实发展现状以及人们对此思想观念的变化。
花圈店的自救之路 花圈店主王阿姨告诉我们:“因为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耽误了上学,所以文化水平不高,那时候都是自己编花圈,有手艺,所以做了花圈生意。我们做得早,营业执照也比较好办。后来和别人搭伙,请人手工做花圈,还开了厂,别人都是从我这里拿货的。”不同于同行“半路出家”,王阿姨经营花圈店已有30多年,亲身经历了殡葬行业的起起落落。 “我们刚开始是只做花圈这类生意的,起初生意很红火,养家糊口绰绰有余。但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后来把和别人搭伙办的花圈厂子也转让了。大概是在2000年左右,周边的同行都开始兼营其它生意,我们也就顺势加了个保健。”当我们问及为什么选择兼营保健而不是其它时,王阿姨说:“当时我们是有认识的熟人在做这个,而且周边居民楼多,就顺带加上了。而且我们这个门店是租用别人的,隔壁是我弟弟开的超市,如果搞烟酒副食就冲突了。” 另外一家殡葬一条龙兼营打印复印店的老板黄叔叔创业经营之路相对复杂,他起初是为逝者画像,后来增售花圈,在此基础上增添了证件快照的业务,近几年又加了打印复印。 在武汉,这样的兼营现象有很多,老旧居民楼下、社区巷子里、医院附近等门店,售卖花圈的同时,兼营着性保健品、烟酒副食、餐饮、五金建材等等。究其原因,花圈生意越来越难做,有经济头脑的武汉老板们为了盈利,只能选择兼营,用更少的租金赚更多的钱,增加收入。至于是否违和,这并不是老板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殡葬文化的发展之路 这样的兼营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此之前,殡葬行业并不是如此萧条。 丧葬观念在原始人时期就已出现,对于丧礼,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即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夏商时期“事鬼敬神”、“先鬼而后礼”,厚葬盛行。周朝重民轻天、敬鬼神而远之。发展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隆重而繁琐的丧葬程序即已基本具备,自此,丧葬礼仪开始并产生的封建等级礼制规定也日益森严。而且,古人认为死人的鬼魂比活人的灵魂更有力量,更能祸福人类,继而产生了对死人、对鬼魂的崇拜。因此,中国自古以来的丧葬制度具有等级分明、形式繁缛两个鲜明特点。 殡葬习俗和殡葬文化就这样建立、形成、发展起来,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心理的抚慰,它反映并长期受制于社会传统。 走进现代,社会发展进步,丧葬文化催生了丧葬相关行业的兴起,花圈店就是其中之一。王阿姨跟我们介绍:“我们店提供的服务一般都是一条龙,像墓地、灵堂、乐队、花圈、寿衣这些我们都有。大概在2000年之前吧,当时通讯什么的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联系也不方便,都是客户上门找我们,生意还是蛮好做的,当时同行也比较多。而且那时候有文化的人也不多,生活不容易,有扎花圈的手艺就能养家糊口了。” 每逢丧事,逝者家属可根据自家需要和当地风俗,联系花圈店上门布置灵堂、灵棚,逝者在家安放3—7日,亲属披麻戴孝守灵多日,亲朋好友也会上门吊唁、赠送花圈,花圈的数量和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表示逝者和家属的社会地位和人脉。家属也会请花圈店帮忙联系礼仪乐队,请风水先生查看墓地等等。无论家境条件如何,丧事仪式都尽可能办得隆重。而且,花圈行业一般都是以店面为中心辐射周边社区,有完整的资源与固定的客源,除了办理丧事一条龙,平时店铺还销售香、纸等一类产品,所以直至21世纪初期,花圈店的生意总体还是好的。 可是近些年来,传统花圈店的生意走起了下坡路。 传统花圈店的“末路” 进入新世纪的2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于城市的整体规划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多层次需要,加强城市功能,提高现代化水平,大规模的城市结构建设不断进行,拆除旧城区,建设新城区。不少城市的花圈店已经“消失匿迹”,为数不多尚存的门店也因为盈利少租金高而多处于老旧社区或居民楼下。正如王阿姨的花圈店,就经历了数次搬迁,最初的门店改建为商业圈,“蛮多门面都拆了,太贵的门面又租不起,客源还得重建,有些老同行也都因此不干了。”王阿姨的老伴儿找到黄鹂路的新门店,临近社区,有熟人介绍,他们才坚持了下来。后来4号线地铁修建,门店被迫后迁,挤压在居民楼下逼仄的角落里,诺大的地铁站又将门店招牌遮挡严实,就更没人注意了。 殡葬风俗的简化也是影响花圈店的一大因素。我国自古有着土葬、厚葬的风俗习惯,但土地资源紧张,人多地少是不可改变的基本国情,土葬与灵柩会占用大量空间,也伴随有一些环境污染问题。1997年国务院颁布《殡葬管理条例》,此后全国各地以此为依据,颁布各项管理政策,加强对殡葬立法的重视,同时加大对殡葬改革的宣传力度,很多地区火化率已达百分之百。火葬普及,土葬传统所伴随的一些习俗并没有转移到火葬,反而随着土葬的减少一起逐渐消失。而且近十年来,我国一直提倡丧事简办,移风易俗,减轻群众丧葬负担,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抵制迷信低俗活动,不搭建灵棚、不开追悼会,举办送别仪式的严格控制规模,力求节约简朴。经过有序整治,舆论引导与法规制度双管齐下,“厚葬”形式大幅减少。而2019年末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传播,政府发布文件,社区反复宣传,人们心情沉重,凡有丧事,一切从简。 社会日新月异,互联网发展贯穿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大街小巷的便利店、餐馆、无人售货等随处可见,各行各业各司其职,网购更是便利。花圈店的兼营收入也日渐微薄。 除了外部因素,行业内部的挤压也是传统花圈店难以“生存”的原因。一方面,许多殡葬公司和医院、养老院等大需求场所合作,自营花圈店的客户减少。黄鹂路王阿姨的丈夫张叔叔比较了解行业内幕,他告诉我们:“现在做花圈生意有医院的关系可以,没有就不行。熟人家里有亲戚走了,不相信医院,才会找来我们这里。原来不包医院,附近走了人,必须要上家里设个灵堂,花圈摆在门口,证明他家走人了。现在公司和医院合作,好比我这个小区走了人,但他是在医院走的,和医院合作的殡葬公司是最快得知消息并联系其家属的。人家不找我们,我们也没有办法。” 另一方面,现代化水平提高,人们的思想方式转变,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殡葬专业,有更多的年轻人学习、从事这类工作。他们的思维模式更加能跟上社会的发展,了解现代人的需求。他们开创殡葬公司,设计更加多样的殡葬方案,提供更加细节到位的服务。而且,殡仪馆、殡葬公司的现代化服务,例如临终关怀、亲属心理疏导等都是传统花圈店不具备的。 传统花圈店难上加难。 王阿姨夫妻开花圈店30多年了,从事这行这么多年,看到过无数生死离别,每逢这样的场合他们的心中还是不免难过伤感。生死终究是许多人迈不过去的坎儿。问及他们从业多年心中所感时,叔叔说:“生老病死每个人都无可避免,但印象深刻的就是蛮多年轻人都早早走了,压力大不注重身体,作息不规律,白发人送黑发人。” 在采访了周边居民后也发现,经历了疫情之后,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身后事已经不那么看重,相较于死后的体面大家更注重当下生活的享受。 就像是武汉这个码头城市,花圈店曾经也是武汉人生活的码头,买避孕套的武汉伢,买粮油的嫂子们,买纸钱香烛老婆婆……在这里擦肩而过,继续生活的旅途。
楼主其他帖子
-
每天了解一个体制内单位:殡仪馆#圈子心声#
2024/02/19 09:21:0713974浏览 -
今年春节,贵阳贵安绿色祭扫成主流#焦点话题#
2024/02/19 09:18:5713257浏览 -
春节坚守岗位的殡葬工作者: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殡葬杂谈#
2024/02/18 09:41:4413320浏览 -
全民国防教育|长岛革命烈士陵园:绿水青山映忠魂#圈子心声#
2024/02/05 09:30:0213686浏览 -
淮安、宿迁殡仪馆花圈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圈子心声#
2024/02/05 09:29:0813734浏览 -
哈尔滨烈士陵园举行缅怀英烈活动#焦点话题#
2024/02/02 09:11:5513793浏览
新帖速递
-
【质量月】| 2024年全国“质量月” 活动开始了#殡葬杂谈#
2024/09/06 16:23:45 -
第三届(2024年)全国殡仪工作暨海葬工作交流会议程安排#殡葬杂谈#
2024/09/04 14:34:08 -
江西首个数字人生纪念馆让人文关怀插上科技“翅膀”#殡葬杂谈#
2024/08/30 14:38:15 -
来了!最新殡葬招投标信息速递!#殡葬杂谈#
2024/07/19 09:29:10 -
【殡葬知识】我国现行的殡葬管理方针,带你科普!#殡葬杂谈#
2024/07/18 09:21:16 -
【殡葬动态】关于召开第三届(2024年)全国殡仪工作暨海葬工作交流会的通知#殡葬杂谈#
2024/07/17 10:30:06
精华好贴
-
江西天仙精藏设备有限公司#殡葬杂谈#
2023/08/04 14:54:22 -
奉新县载仁殡葬服务中心#殡葬杂谈#
2023/07/19 10:48:26 -
东阳市乐府工艺品厂#殡葬杂谈#
2023/07/19 10:43:51 -
安徽启浪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殡葬杂谈#
2023/04/25 17:28:25 -
浙江三毛红木工艺品有限公司#焦点话题#
2023/04/25 16:27:49 -
殡葬用品招商加盟#焦点话题#
2023/04/03 11: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