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区 / 为什么说草坪葬是让生命回归自然的最好方式?

微信图片_20210831140357.pn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 #趋势展望#为什么说草坪葬是让生命回归自然的最好方式?

    2021/03/12 11:53:55 发布44016 浏览4 回复0 点赞
Lucy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57

精华:1

注册:2021/03/08 10:14:38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与芳草为伴,让生命生于自然,归于自然,吸取大地甘露,与天地合二为一,不留碑,不占土地。在扫墓的时候为草坪浇水、培土以寄托哀思,这就是草坪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生命的另一种告别方式。


草坪葬是源于西方,流行于东方的葬式。西洋风格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流畅的线条,给人视觉的美感。配以茵茵绿草,恰似雨后的原野,让人顿觉清新与惬意。匠心独具的设计,施以香炉、鲜花寄托后人无限的追思。





草坪葬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小,生态环保,样式简单统一。
传统的土葬和建墓碑,虽是“逝者为大、入土为安”的丧葬文化的一部分,但占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也影响了农业生产。特别是买高价墓地,建豪华坟墓,追求“厚葬”,既然占地,也助长了迷信、攀比、奢侈、腐败等歪风。虽说人们这么做,是为了报答亲人的养育之恩,其心情可以理解,但如此“厚葬”之风越刮越烈,甚至出现了死人与活人争地的怪现象,怎么不让人纠结呢?





殊不知,“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死者的灵魂能否得到安息,不是要看墓地有多好、坟墓有多豪华,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如果在亲人健在时,自己不闻不问,甚至还虐待亲人,那么亲人逝世后的“厚葬”,只不过是打着追思逝者的名义,摆阔气,争面子,图个“虚孝敬”而已。
其实,“葬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孝子前?”与其在亲人逝世后,大把大把地花钱“厚葬”、祭祖,倒不如在亲人健在的时候,多尽一点孝心,多给一点关爱。毕竟,大投入的“厚葬”,既耗时费钱还耗力,不文明,甚至导致一些人成“墓奴”,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倒不如把财力、人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以免滋长浮躁、虚荣的攀比心理,助长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等歪风的流行,败坏民风和社风。





当然,人们时兴“厚葬薄养”,除了孝道意识不强以外,关键是长期以来坊间的“逝者为大、入土为安”的丧葬文化左右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所以,要树立“厚葬不如厚养”的观念,还必须教育和引导公民正确对待时下的丧葬文化思想,该引导的要引导,该革新的要革新。毕竟,为了真正使生者安慰,让逝者安息,我们必须移风易俗,树立文明的生态丧葬的理念,践行绿色丧葬之风,提倡草坪葬等节地安葬法,尽量节俭、环保、低碳一些,实行生态丧葬。这才是为人之道。否则,在亲人在世前,不好好地敬老,等亲人逝世了再“大兴土木”追求“厚葬”,仍然会为人诟病。


草坪葬的优势
改善了环境,节约了土地,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尊重。
1000 座传统坟墓原占地 200 亩,改为草坪葬只需 12 亩。







对于这种“生态草坪葬”,你怎么看?
留言告诉小编吧!


以下内容回复后可见

已有0人打赏

已有0人点赞

0人赞

20240111-175501.jpg

    艾美丽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48

    精华:0

    注册:2021/03/08 10:14:13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环保还是很重要的

    1楼 回复于 2021/03/15 10:52:14 0 回复
    在水一方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30

    精华:0

    注册:2021/03/08 10:14:26

    芳草青青,踏之何忍

    2楼 回复于 2021/03/15 11:31:29 0 回复
    甜布丁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10

    精华:0

    注册:2021/03/08 10:13:29

    比起草,更想做一朵花

    3楼 回复于 2021/03/15 11:39:39 0 回复
    小蕾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18

    精华:0

    注册:2021/03/08 10:12:18

    就怕草地遭到破坏

    4楼 回复于 2021/03/15 11:53:12 0 回复
    加载中...

    回复楼主

    该帖子已经关闭回复
    回复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精华好贴

    查看更多

    超级管理

    发布新帖 帖子管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