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1)大胆开展殡葬事业单位改革。市殡仪馆和市南山公墓管理处组建成市殡葬服务中心,对于整合资源、统筹工作力量、更好服务人民群众、推动我市殡葬事业健康发展将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2)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开展安葬(放)设施违规建设经营专项摸排暨违建墓地专项整治,督促整改硬化大墓2个、活人墓22个。投入资金149.85余万元,建成花坛葬、树葬、壁葬等节地生态墓穴308个,清明节期间向社会捐赠墓穴位60个。
(3)试点开展殡葬服务进社区。在1个乡镇、3个街道试点开展殡葬服务进社区,将“殡、葬、祭”服务供给纳入社区服务进行项目化试点,建立村(社区)殡葬信息员和协助治丧服务制度,对社区居民开展殡葬政策宣传、殡葬服务信息供给、协助居民办理丧事等服务,实现由“群众找机构”到“民政送服务”,打通殡葬服务“最后一公里”。
(4)全面实施绿色惠民殡葬政策。为群众减免普通殡仪车遗体接运费(50公里以内)、普通火化炉遗体火化费等六项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费用,切实减轻群众丧葬负担。今年以来,累计向4399名逝者家庭发放惠民殡葬服务补贴费用,拨付资金272.55万元。即将增加惠民殡葬项目、提高补助标准,进一步提升殡葬惠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