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上海杭州南京生态葬:与大地共生,在繁花中永驻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资讯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上海杭州南京生态葬:与大地共生,在繁花中永驻

原创 2025/07/23 14:51:48 发布 来源: 作者: 557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自提倡节地生态葬以来,江浙沪地区通过多年实践,节地生态葬数量持续攀升。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节地葬、生态葬已成为殡葬改革的核心方向,既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也重塑着社会对殡葬的认知。

花坛葬

从黄海之滨到长江两岸,从城市墓园到乡村林地,节地生态葬以"不占地、少耗材、重精神"为核心理念,逐步融入大众生活。清明前夕,中殡网连续三年组织的生态葬推广活动,让草坪葬、树葬、花坛葬等创新形式渐成风尚。这些葬式不仅减少了传统墓穴对土地的占用,更通过自然融合的设计,让生命终章与青山绿水共生。

树葬

在镇江丹阳市云阳街道,一座62亩的"老坟山"通过改造,成为集骨灰安葬、存放、治丧服务于一体的公益性生态墓园。这里曾是杂草丛生的低效林,如今遍植松柏,墓区隐于林间,15000个墓穴全部采用节地生态葬形式,主要用于附近村庄土坟的搬迁安置。

草坪葬

"建墓不见墓,见墓不识墓,识墓不惧墓"是改造的核心理念。丹阳市民政局副局长张伟平介绍,墓园通过林地与墓地的复合利用,以花坛葬、生态葬等方式,将祭扫功能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村民眭召(72岁)对此深有感触:"以前土坟东一片西一片,无人管理;现在像公园一样,我们平时还会主动来修剪花草。"村民自发参与维护,成为生态葬推广的生动注脚。

壁葬

江苏已选取16个县(市)开展林地、草地与公益性生态安葬地复合利用试点,通过节约土地资源推动绿色安葬。以南京为例,西天寺、功德园等墓园的节地生态葬区成效突出:桂花树生态葬、雨花石花坛葬、节地壁葬的去化率达60%。传统墓穴一亩仅能建240个,而900平方米的围墙式花园生态葬区可打造3000多个墓位,空间利用率提升近10倍。其中,功德园的桂花生态葬区已安葬近万人,成为南京生态葬的标志性区域。

除江苏外,浙江、上海也在加速推进#生态葬#改革。杭州推出"生命礼赞"主题公园,将生态葬区与湿地景观结合;苏州试点"海葬+纪念林"模式,家属可通过种植纪念树寄托哀思。政策层面,多地出台补贴措施(如生态葬补贴2000-5000元),并通过公益宣传引导观念转变。据统计,2023年江浙沪地区生态葬占比已超30%,较五年前提升15个百分点,公众接受度显著提高。

从"入土为安"到"回归自然",节地生态葬不仅是对土地资源的珍视,更是对生命意义的重新诠释。随着政策完善、技术升级与观念进步,这一绿色殡葬形式将在江浙沪乃至全国,绘就更动人的生命终章图景。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