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在旁人眼中,我向来是个胆大包天的人,这份无畏,让我毅然决然地报考了殡葬专业。我深知,若做事总是被他人的眼光和看法左右,那这条路注定走得磕磕绊绊。
初次邂逅这个专业,是在网络世界。那一个介绍殡葬工作的视频、科普文章,还有媒体报道,如同一束束光,照亮了这个神秘又神圣的领域。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生与死,给予死者以安息,给予生者以慰藉。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影作品博主们用镜头和故事,让殡葬不再陌生;各种科普内容,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年轻人对这个行业认知的大门;媒体的报道,更是让殡葬从业者的形象逐渐清晰。或许每个人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我们都有自己坚定的想法,都怀揣着对这份特殊职业的独特理解。
高二那年,一个平常的夜晚,却成了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放学路上,我亲眼目睹了一场惨烈的车祸。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周围的喧嚣瞬间消失,只剩下那触目惊心的场景。鲜红的血液、扭曲的车辆,还有那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身影,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着我的内心。我呆立在那里,大脑一片空白,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和悲痛。那一刻,我深刻地意识到,死亡是如此的残酷和无情,我们根本无法阻止它的降临。但同时,一个念头也在心底悄然萌芽——我想让每一个离去的生命,都能少一分遗憾,多一份尊严。

后来,我了解到殡葬专业里有一个特别的角色——入殓师。他们的工作,就像是在为逝者编织最后的尊严之衣。他们精心拼接逝者的遗容,让逝者能以最安详、最体面的姿态与家属做最后的告别。在这个专业里,学生们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他们要学会设计一场独一无二的葬礼,就像导演一场人生最后的盛大演出,每一个细节都要精心打磨,每一个环节都要充满温情;他们还要学会为逝者更衣,这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充满敬意和责任的工作。
记得第一次上实践课,学生们轮流扮演逝者,互相更衣。我躺在那里,闭着眼睛,感受着同学们小心翼翼的动作。结束后,妈妈来看我,看到我当“模特”的样子,忍不住批评道:“你当模特一点也不专业,怎么能睁开眼睛呢?”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场景里,每一个细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还有遗体化妆师这门课程,简直太有趣了!原本以为只是简单地给逝者化个妆,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繁琐的步骤和精湛的工艺。给尸体做SPA,这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他们会给尸体贴上面膜,让逝者的肌肤在最后的时刻也能得到呵护;还会仔细地修剪脚趾,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专注。在他们眼中,常人眼中恐惧和避讳的尸体,不再是冰冷的、可怕的,而是一个个需要被尊重、被关爱的生命。他们将对专业的敬畏、责任与使命,融入到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中。
寒假实习的时候,我经历了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情。一位年仅19岁的少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当他的遗体被推进来的那一刻,我整个人都愣住了。那张年轻的面庞,还带着一丝稚气,和我差不多的年纪,本该充满朝气和活力,却永远地定格在了那一刻。我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揪了一下,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平常的我,不太喜欢出门,总是喜欢宅在家里,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但经过这次事件之后,我的想法彻底改变了。我想多去看看这个世界,去感受它的美好与温暖,去了解它的多样与复杂,然后更加热爱这个世界。因为我知道,生命是如此的宝贵,每一个瞬间都值得珍惜。
接触逝者的过程,其实也是在与生命对话。每一次为逝者整理遗容,每一次为他们设计葬礼,我都能感受到他们生前的故事和情感。现在,殡葬从业者的身份正在发生着转变,我们不再仅仅是遗体处理者,更是生命文化的传承者。我们不是简单地在送别生命,而是在护送每一个故事回家,让每一个逝者都能带着爱和温暖,走向另一个世界。
走近这个行业,我越发明白,人生有千百种选择,也有千百种远方。每一个选择殡葬专业的人,都像是生命长河中的守护者,在生命的夕阳里,温柔地守护每一场告别。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让每一个离去的生命都能安息,让每一个生者都能得到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