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人口转型、老龄化加剧的社会,对殡葬行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殡葬资讯 / 殡葬资讯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人口转型、老龄化加剧的社会,对殡葬行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转载 2021/05/14 09:43:00 发布 来源: 作者: 664 阅读 4 评论 10 点赞

近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结果,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我国人口红利仍存,但老龄化和少子化的问题正日益加剧。那么在人口转型、老龄化加剧的社会,对殡葬行业有什么影响呢?


1、殡葬业的蓝海

早在4月中旬央行走红的那篇论文中,就明确提出“我国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


人在18岁之前算是一种需要被不断投资的社会资源;18岁-65岁则是能够产生丰厚的社会收益的优质资产;但到65岁后,人口红利则因为老化不可避免地变成人口负担,此时的人丧失大部分的社会效益,反而需要长期不断的社会扶助。


伴随着建国后第一波“婴儿潮”的人走到生命终期,第二波婴儿潮(60、70年代出生)开始进入集中退休期;第三波婴儿潮的80后将超过35-40岁,即逐渐失去“黄金生育年龄”,加上90后生育意愿不高,中国在未来5-10年内,将迎来人口转型的拐点。


微信图片_20210512105614.png


按照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


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微信图片_20210512105751.png


当老龄人口占比不断增加时,我国死亡人口也将持续攀升。自2006年以来,我国每年大约有50%死亡人口会选择火葬,其余选择地葬、海葬、生态葬等方式。



据人寿保险机构SunLife的一份全球丧葬费用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平均丧葬费用约37375元,约占年平均工资的45.4%,占比排名世界第二,次于日本的68.3%,其余国家或地区丧葬费用占年平均工资的比例均不足20%。


微信图片_20210514093831.png


因此以往受益于人口红利的企业将让位给受益于人口转型的企业,其中围绕老年人的需求性的相关护理、殡葬等消费行业的市场空间会逐步扩大,产业孕育的投资机会也不容忽视。


2、消费能力提升多元化墓地求增加


火化后的骨灰一般保存在公墓之中我国公墓主要分为两大类别:公益性和经营性。公益性公墓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为民众提供骨灰或遗体安葬的社会公共设施,而经营性则是实行有偿服务的公共墓地。


2017年,民政部就曾发布《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标准》指引还明确指出“城市公益性公墓中墓穴安葬数量,不宜高于骨灰安置总量的40%”。换言之,至少有60%的城镇逝者须进入经营性公墓。


而对有消费能力,追求死后能得到更好环境、更体面、更风光的墓地的人而言,经营性墓地就是更好的选择。目前市场上已经涌现许多定制墓、艺术墓、成品墓等具有鲜明差异、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墓地。与此同时,人们也愿意为个性化墓地支付较高的价格。



所以未来公墓的园艺园建将更具个性,更像公园。未来公墓的建设将会更多的成为生命公园或人文纪念公园,随之而来的也会带来关于设计和园林园艺建设产业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514093849.png


3、厚养轻葬,重纪念成为趋势


从去年疫情开始,清明“云祭祀”的热度就一直居高不下,仅在三四月份,微博某云祭祀平台的在线祈福就高达1.3亿次。2007年,民政局基于环保理念第一次开始推出“网络祭奠”的模式,彼时祭奠多为公益性,对象以革命烈士或者历史名人为主。


VR纪念馆.jpg


这种祭奠模式无限拉近了现实与过往的距离,2011年开始,网络祭祀相关企业每年都有小幅度的波动增长,2016年的新增数达到小高峰阶段,全年累计新增10家,2019年至2020年4月份是新增数量最多的一年,共计新增企业高达19家,占所有企业总数的31.7%。


与传统的实体墓地相比,网上祭拜不仅是祭拜,还可以建立家族纪念馆,世代传下去。中国殡葬服务网的VR纪念馆打造的就是立体化传承,其中就包括家书、家训、家风。


轮播图-2.jpg


诚然,祭祀文化在时代缝隙中不断变迁,逐渐变成某种结构性的行为被一年一度地践行。没有人不怀念那些已经逝去的故人,所以未来三十年,厚养轻葬,重纪念将成为未来趋势。


轮播图-1.jpg


因此,在老龄化加剧、城镇化推进的背景下,未来火化人数和火化率会不断上涨,叠加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以及公益性公墓难以满足个性需求,共同为殡葬业提供了未来的增长空间。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